这是邯郸对民族艺术的守护

——访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陈迎宪

刘虹

 

曲唱百态,偶戏大千,影舞万象。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陈迎宪。

陈迎宪会长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邯郸,对邯郸早已心向往之。我们从中国历史文化中知道了邯郸,知道了邯郸学步,知道了赵武灵王,邯郸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镇”,一座有着三千年甚至更久远历史的文化名城,来到这里非常高兴,希望在后面几天时间里能对邯郸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
认知。

陈迎宪说,这两天,让我很感动的有两点。一是木偶皮影演出中主持人和观众的互动,当时主持人提出了一些有关邯郸历史文化、成语典故的问题,没想到全场沸腾,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无数支胳膊举起来,这让我感到了邯郸人民、邯郸老百姓对自己这块土地的热爱。另一个是,我来邯郸后无意中刷到一条视频,最近你们的市领导决定将丛台公园原来的围栏拆掉,对所有的市民、游览者开放,我对此举手点个赞,从中看到了市委、市政府造福百姓、守护邯郸的履职、对邯郸历史文化的敬重,由此也提振了邯郸人民对这一方土地的自豪感。她说,这次活动也体现了承办方邯郸为中国曲艺、木偶、皮影艺术的守护,体现着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和深情期盼。

陈迎宪会长认为,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木偶皮影艺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由于此次活动的规模有限,还不能全面反映出中国木偶皮影艺术的当代发展和整体进步,但尽管如此,观众朋友还是可以在展演中感受到木偶皮影艺术的神奇魅力。木偶皮影作为传统艺术,在发展中受外来文化冲击和当前经济的影响比较大,艺术建设是培根铸魂的基础工程,不可能马上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但中国的木偶皮影艺术家极具草根性,极具坚韧性,极富创造力。相信观众朋友可以在这些天的演出中看到他们对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坚守,感受艺术家对民族艺术历史和时代飞速发展的深情礼赞,感受木偶皮影艺术吸纳交融外来艺术和最新科技成果后的奇幻惊艳呈现,相信观众朋友们一定会由此感受到艺术家们的饱满激情,感受到中国木偶艺术的时代发展和历史性的进步。

陈迎宪会长认为,这次活动安排了“一场一评”,让专家和演出者有一个互动,及时沟通了解演出者和主创人员的艺术追求,专家对参演作品进行点评,给出坦诚的意见建议,就有关问题互相探讨交流。这对各方人员都是一次互相学习、交流提高的难得机遇。

陈迎宪会长同时认为,这次展演也是同行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开阔视野、开阔思路的良机,由此可以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艺术是需要碰撞交流的,它常常不能产生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不断引起思考和发酵的深层影响。邯郸也有很多曲艺、木偶、皮影传承人,相信对大家来说,这是开阔眼界、提高技艺的良好机会。

在采访中陈迎宪会长特别向记者介绍了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45年前的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老一辈文艺家的倡导和努力下,学会应运而生,周扬、欧阳予倩、曹禺等众多老前辈出席成立大会,表达了对新时期木偶皮影艺术发展的殷切期望。中国木偶皮影艺术由此得到了长足进步。进入新世纪后的2012年,经过多年争取和努力,中国获得第21届国际木偶艺术节的举办权。期间,全世界共有65个国家的101支表演团队的1500多名艺术家汇聚举办地成都,这里成为木偶皮影艺术的欢乐海洋!为了凝聚队伍,培养新人,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每四年举办一次新剧目展演,至今已经是第六届;每两年举办一次“中青年演员技艺传承展示”,今年九月,就将在浙江平阳举办第九届,而这一届,将首次推出优秀中青年演员个人技艺专场。目前,全国木偶皮影各院团都在厉兵秣马紧张备战,木偶皮影中青年艺术家将以最美好的技艺传承向前辈致敬,向祖国汇报!今年也是学会探索木偶皮影艺术教育在上海戏剧学院设立木偶专业教育基地二十年,九月将召开“木偶皮影艺术的当代发展国际研讨会”。对此,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充满了期待、信心和骄傲,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各方的关注支持!